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学者批判华盛顿台海政策 不应由军事选项主导总体方略

吾楼 中美聚焦 2023-03-22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吾楼

导 语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2022年中国政府发表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非和平方式将是不得已情况下做出的最后选择。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或外部干涉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台湾问题不可能无限期拖延下去,统一是迟早的问题。而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障碍将是美国。美国总统拜登多次宣称美国会军事介入可能的台海冲突。华盛顿鹰派猜测所谓的台海冲突时间表,并借机主张强化美国军备。对此,美国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的白明(Jude Blanchette)和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1-2月刊就台湾问题发表题为《为何无解是最优解》(Why the Best Solution Is No Solution)的文章,批判了美国当前处理台湾问题的策略,认为美国不应该过度聚焦于中国在台海的军事选项,美国也绝对不能允许军事决策主导美国在台海的总体方略。


文章认为,美国在处理台湾问题时应当以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为目标,保持战略模糊,而非刺激中方加速解决台湾问题。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70年来,美国和中国在台海避免了战争,但美国政策圈正在形成一种看法,认为这种和平可能无法维持太久。许多美国分析人士和决策者现在认为美国必须动用所有军事力量,准备好和中国在台海发生“战争”。对于“防卫台湾”,美国有《与台湾关系法》(TRA),台海安全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但归根结底,美国面临的是防卫方面的战略问题,而非涉及一个军事解决方案的军事问题。美国越聚焦于军事方案,就越会给自身、盟友以及台湾的利益带来更大风险。与此同时,华府智库和五角大楼的战争推演,可能无法让美国专心应对外部其他最尖锐的短期威胁和挑战。


评判美国政策的唯一标准是它是否有助于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而非是否一次性彻底解决台湾问题,亦非是否将台湾保留在美国阵营。一旦从这个视角看问题,美国的真正目标就变得清晰起来:让海峡两岸相信,时间站在他们那边,从而避免发生冲突。美国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指向这个目标。


为了维护和平,美国必须明白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背后驱动力,确保不要将中国逼入墙角,说服中国在未来再追求统一;美国还必须对中国目前的考量有更细致入微的理解,而非简单且不准确地猜测中国大陆何时会对台动武。美国对台湾的助力不但应该聚焦其安全,也应该强化其韧性和经济繁荣,包括跨越军事领域的新的对台投资。有的时候,最好的政策就是避免把棘手的挑战达到非要做决定的紧要关头,可以把问题拖延下去,让以后的人解决。


▲1月6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布图片,美军驱逐舰“钟云”号于1月5日通过台湾海峡。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努力保持了台海的和平,包括阻止台湾走向独立。当美国担心台湾离独立太近时,就会约束台湾。小布什总统就曾公开反对台湾方面破坏台海稳定的言行。有时,美国也会向中国大陆炫耀武力,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台海危机期间。同样重要的是美国对海峡两岸的“再保证”,即美国兑现TRA框架下的对台承诺,同时坚持表明“不支持台独”,包括拜登政府2022年国安战略也有此表述。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两岸双方创造空间,要么无限期推迟台海爆发冲突,要么达成某种政治解决方案。


美国过去这种对台海问题的处理手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归因于三个因素:第一,和中国相比,美国军事上保持大幅优势;第二,中国优先注重自身经济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第三,美国巧妙应对了两岸稳定面临的各种挑战,避免任何一方引发冲突。但这十年来,这三个因素都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中国军事能力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得以大幅度提升。和以往相比,中国军力的提升让中国能够更自信地应对可能的台海冲突。


美国政策还出现了一种变化,那就是逐渐由过去致力于维护台海现状、促使两岸和平解决分歧的“有原则的仲裁者”转向应对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威胁”。美国总统拜登多次提到军事介入台海冲突就反映了这种转向。


促使美国政策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美国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已决定在不远的将来解决台湾问题。从2021年至今,美国多位军方领导人做出了这种预测。他们的分析都是基于他们对中国军事能力提升的判断,但他们一直未能探究中国大陆军力远超台湾的情况下至今仍未对台湾动用武力的深层次原因。在中国看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政府也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但与此同时,中国也认为,美国政府已经抛弃了其“一中政策”。根据这一政策,美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认为,美国已经开始利用台湾削弱和分裂中国,台湾内部政治生态变化也让中国政府更为警惕。台湾方面也有一些紧迫感,担心美国无法兑现承诺,或注意力转向其他地区。现在,中国大陆、台湾和美方似乎都认为,时间对自己不利。


▲2022年8月2日晚,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搭乘的专机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


这种紧迫感基于事实。中国一直坚持不放弃使用武力。一旦和平统一的大门关闭,中国就会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对美国不再遵守在台湾问题上的谅解的抗议声明是准确的。美国方面,一些草率的分析(比如武统时间表)加剧了美国的焦虑感。武统时间表完全是对中国的误读。美国内部关于中国利用乌克兰危机解决台湾问题的猜测也被证明是错误的。美国焦虑加剧主要是由于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能力,而非中国即将对台动武的任何迹象。


武统是美国军方最容易概念化和制定应对方案的情形,但聚焦于中国军事选项只会导致美国决策者对错误的近期威胁制定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会采取除军事选项以外的做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美国局限于关注军事问题,而忽略了台湾面临的其他威胁,美国可能会犯两大错误:其一,过度(对台)补偿的方式更多地导致局势升级,而非遏制冲突;其二,忽略了美国可能要面对的更广泛的战略问题。中国已经加大了对台海的控制,并尝试劝说台湾人民和平统一是他们面临的最佳选项。如果美国官员和分析人士只顾夸大中国动用军事选项的威胁,对全球企业和投资者警示台海军事冲突的高风险,只会激发台湾民众的恐惧,无意间助力中国的这种劝说努力。


美国的另一个错误是假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假设迫使美台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冲突做准备,只会加速让它们看到冲突的到来,这正是它们试图阻止出现的结果。美国将中国逼到墙角,只会促使中国采取断然行动。


70年来,中国认为武统台湾的代价很高。没有迹象显示中国接近认定自己在台湾问题上别无选择。美国也应该努力让这种迹象保持下去。中国不同于俄罗斯。从中国领导人的言行看,中国不会鲁莽行事。即便中国不考虑武统,美国也必须以沉着、稳健的姿态保护其在台海的利益。美国绝对不能允许军事决策主导美国的总体方略。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未来五年,美国并无额外的、可部署的军力增量从根本上改变台海军事平衡。美国必须依赖政策方略和一系列更广泛的工具迫使中国避免武统。

2022年8月2日深夜,佩洛西抵达台湾,新华社随即发布4日至7日解放军围台军演示意图。


美国对台政策可持续的终极目标应当是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重点在于拉长中国在台海采取行动的时间跨度,使其将统一视为“某一天”才会出现的情景。美国必须特别避免将中国逼入墙角,阻止出现“中国将解决台湾问题视为迫在眉睫的危机、而非长期目标”的情形。这种手法和美国过往做法不一样,要求许多美国分析人士和决策者心态上要做出一些令人不快的调整。这些人目前认为美国和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摊牌,并把任何对中方敏感问题的考量视为向中国做出的危险让步。


美国的政策目标应该是避免激怒中国。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美国削减对台支持会降低中国收复台湾的决心。这一现实就要求美国在挺台的同时不能无端激怒中国。最重要的是,美国必须有纪律地拒绝台湾提出的任何象征“主权”的要求,例如重新命名台湾驻美外交办事处,这将激怒中国,无助于改善台海安全。美国国会代表团(赴台)也要有成果导向,避免得不偿失。美国对台支援也应该具体到解决其薄弱领域,比如帮助台湾实现贸易流动多元化、获得非对称防御武器系统和储备危机中所需的食品、燃料和药品等。若要指望仅仅通过强化美台军事能力,促使中国袖手旁观,让台湾走自己的路,以此解决两岸紧张局势,就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幻想。事实上,中国不会坐视美台不断强化防御能力。美国海军在1995年至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炫耀武力导致的意想不到的后果就是引发了中国新一波军力投资,削弱了美国的军事主导地位。美国或台湾现在为军事冲突做准备,应考虑中国军方可预见的反应。


美国为维护台海和平所采取的任何方法,都必须从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深层政治意义开始。值得注意的是,1995-96年台海危机和2022年佩洛西赴台推升的台海紧张局势,都是受政治能见度高的议题驱动,而非美国对台军售或美国努力将台湾纳入国际组织或美国强化和台湾的经济联系。美国汲取的教训应该是只有聚焦实质性内容才会有更大的空间挺台,而非公然损害中国有关统一进程的核心表述。美台台面下的一些互动也会引发中国的不满和抱怨,但总没有公开让中国难堪。美国在供应链、经贸、卫生安全等领域挺台的同时,也要给予中国在宣示推进两岸最终统一方面一定的空间。


美国推进印太可信赖军力姿态的同时,也应拒绝从“民主VS专制”的视角看待台湾问题。该视角错误诊断了问题所在。美国维护台海稳定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并非源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性质,而是中国军力投送能力的提升。如果美国从鲜明的意识形态视角看台湾问题,只会将自己框住,阻碍美国决策者在灰色地带做出细致入微的选择。美国对中国做出保证,劝说中国,如果其克制动用武力,美国将不支持台独。如果美国掺入意识形态视角,美国这种保证的可信度将会减弱。美国考虑北京的关切或许不符合华盛顿鹰派当道的时代特征,但展现这种战略同理心对预测对手的盘算与决策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将台海紧张局势置于意识形态斗争的框架,也可能将中国逼入墙角,因为此举只会让中国坚信美国将一直站在中方解决台湾问题的对立面。这反过来可能促使中国认定只有动用军事实力才有可能克服美国的反对立场,强力收复台湾,即使为此付出巨大经济和政治代价。


▲图为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司令、四星上将迈克·米尼汉。美媒披露他在一份2月1日的备忘录中写道,“我的直觉告诉我,(中美两国)将在2025年开战”。


现在美国国内围绕“战略清晰”的讨论完全是一种分心的事情。这里的“清晰”一词也是一个谜。一方面,从中国角度看,中国军方无论如何早已将美军介入这一选项纳入军事方案之中;另一方面,即便美国总统口头上暗示美军会介入,但美国当下并无美军一定会介入台海的约束性文件。而且,美军如何介入都将取决于具体的境况。


比这种讨论更重要的是美国应当如何调整其“一中政策”,使其能够适应新的挑战。白宫在拜登发表挺台言论后简单地重申强调美国政策并未改变,这在中国和过去六年专心研究美国政策的观察家看来,是空洞的。


美国应该实话实说,其在台海的决策是以维护台海和平为导向,如果中国大陆加大对台施压,美国将相应地调整姿态。美国也应该承诺,如果台湾做出一些有损两岸现状的象征性举措,美国也会这样做。美国这样做将承认台海现状是动态的,而非固定不变的。这样做也是承认中国在维护台海和平方面的角色。美国应该清楚表明,如果两岸双方任何一方破坏台海稳定,美国将寻求重新构建台海平衡。美国这一手法若要奏效的话,美国必须清楚表明自己的行为和意图,它致力于维护台海平衡状态的承诺必须是可信的。


美国也应该坚定和一致地宣布,它将接受任何通过和平方式达成、符合台湾民众意愿的解决两岸紧张局势的方案。如果中国想要和平统一,就必须说服台湾公众接受这一点。这样的和解可能几十年内都不会出现。但尽管如此,追求一个让台湾在稳定的地区环境中成长和繁荣的和平是值得的。


经过五年来的恶化,美中关系站在危机的边缘。双边摩擦已经由贸易转向科技,现在已转至直接军事对抗的风险。美国的决策与行动要有先见之明,展现决心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技巧,和中国直接对抗造成的破坏将影响数代人。衡量政策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台湾民众能否继续生活在安全和繁荣之中,并享有政治自治。美国的根本目标必须是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增强台湾对未来的信心,并令人信服地向中国大陆表明,现在不是强行进行暴力对抗的时候。要想实现这些目标,美国需要延长时间线,而不是将棘手的挑战推向爆点。明智的政策方略比军事实力更能提供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的最佳途径。





►►►

推荐阅读


中美能否走出低谷——《中美聚焦文摘》最新期解读


俄乌冲突何时了


东盟选择避开中美竞争


改善中美关系的机会窗口出现


弱势的麦卡锡更值得中国警惕


奇怪的“默契”与朝核危机加剧


中选后美国国会重提封禁TikTok


“九合一”选举结果会利好两岸关系吗?


半导体“铁幕”:美国施压盟友效果有限


中阿峰会意味着中国要填补中东“真空”吗?


《通胀削减法案》让美欧同盟关系面临挑战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